close

上大學以前,愛情是個我沒有打算接觸的東西,也許有過心儀的對象,但仍然以課業為第一,不認為有哪個男生值得我浪費念書的時間從事對升學沒有幫助的事,因為當時就是一心拼插大,他媽的中獎機率不到0.5%,一切等上了再說。 

 

上了大學,身邊有些朋友開始嘗試、不排斥、接受或者期待體驗愛情的美,有朋友開始擔心其他朋友死會會不會犧牲女性普通朋友之間相處的時間,會不會連吃個飯都約不出來,會不會大家都死會了只剩下自己還是一個人,於是我們有時候會開玩笑的說大家死會對象都不要是校內的人,最好都遠距離戀愛,這樣我們上課還是可以一起,這樣吃飯還是可以一起,我們總希望自己身邊的好朋友不要被男朋友給搶走,要嘛一起單身,要嘛一起死會。

 

聽著身邊朋友的愛情故事,真的很少有聽過那種非常順利完美的,有的是父母在乎自己孩子對向的學歷而反對,有的在一起好幾年已經進入老夫老妻階段,生活沒有製造刺激、驚喜或浪漫,有的覺得自己付出比對方多覺得有點累,有的遇上媽寶問題也很多。其實有很多愛情名著總是以悲劇收場,好像分離才能愛得更深沉,好像那種得不到的愛情才能有更多的期待和想像,而想像的總是最美的。如果一對情侶在熱戀期,女方因為家庭因素要移民國外,那麼在機場離別時,她男朋友一定會緊握著女生的手、兩人緊抱著彼此,覺得彼此是愛情故事中悲情的男女主角,深愛著彼此卻不能永遠在一起,分離後的幾年,彼此也許還是會眷戀曾經有過的美好畫面,那些畫面仍然是舌尖的一滴酒。

 

但如果故事改寫,女生不會跟家人移民到國外,他們兩個真能如意長久相處,那麼在這段長久相處的過程中,他們仍然會一直這樣持續相愛嗎?相處過程他們真的都不會吵架嗎?在一次吵架後他們還會覺得自己是愛情中最美麗的男女主角嗎?在一起幾年後他們仍然覺得他們的愛情是美的?還會眷戀曾有過的美好畫面?還是說,其實不夠完美的愛情才是最美的?但我們總是在努力想把愛情經營到最好,希望能獲得父母的認同、朋友的祝福,偶爾可能會渴望風風雨雨、轟轟烈烈的愛情,但還是覺得順順利利的愛情比較有安全感,比較實際。

 

其實對於家庭干預孩子的愛情這件事,我是有點無法接受。到了清大這個環境,不知道是剛好我身邊這種人比較多,還是真的大多是如此,有很多人都是來自小康的家庭,很多孩子從小就被照顧得好好的,捨不得自己的小孩吃苦,不能打工要專心念書,在這很少聽到有人真的可以經濟獨立,或者靠打工存一筆錢規劃自己的存款要如何安排,常常聽到的是想要出國爸媽就出錢,想要補習爸媽就買單,想要什麼爸媽就盡量幫什麼,但父母還是把他們當小孩看,當小孩管,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對孩子投入這麼多,望子成龍的心總是有的,但就是捨不得放開自己的孩子讓他自己飛,像風箏一樣將線緊緊纏繞在手上,深怕風箏遠離自己的視野之外。

 

我總是無法理解,為什麼都念大學了,都是二十幾歲左右的人了,為什麼很多事情卻都無法完全自己作主,想要打工,why not??只要我們把當學生的本分做好,覺得不會對不起自己,其實很多事情都值得去嚐試呀!為什麼連能不能打工、能不能接家教、能不能玩社團、能不能跟誰誰誰交往全都要由父母操控?都考上清大了,我相信他們是有智商可以判斷父母的價值觀是否正確,更應該知道自己想要過的是怎樣的生活。為什麼父母總是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去嚐試?我認為,四分之一的人生由父母操控無法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在還沒搞清楚自己的人生以前就加入別人的人生,並且再花四分之一的人生操控自己孩子的人生,接下來四分之一的人生寫滿後悔及嘆息,剩下四分之一的人生忽然領悟自己渴望什麼樣的人生,這樣,真的很悲哀。

 

我總覺得這樣的家庭模式不是很健康,西方家庭中夫妻關係總是擺第一,然而我們一般的家庭好像就是有種惡性循環,就是夫妻長年下來已經失去生活的情調,可能因為孩子的壓力、經濟的壓力,生活中各種壓力使夫妻忽略了彼此關係的經營,甚至因為厭倦或是生活中的衝突使夫妻關係惡化,當媽媽的無法從老公身上得到愛的感覺,便把所有的愛寄託在孩子身上,使得整個家庭中,母子關係比夫妻關係有更大的重量,愛自己的兒子,什麼都給他最好的,吃好的、穿好的、給他補習、學才藝,誰要是讓他吃苦就跟他拼了,尤其若當媽媽的常年下來駐守在這個家庭,沒有工作而跟這個社會有些脫節的話,那麼孩子好像就是她的全世界,她無法容許有其他外人來侵犯他們這樣的關係,所以很有可能當她兒子娶了老婆,當媽媽的無法完全接納這個外人,而使得這個媳婦得不到這家庭完整的愛,或者內心有些疙瘩,便把所有的愛寄託在自己小孩身上,然後就這樣惡性循環。

 

我無法認同這樣的愛情關係,更不會加入這樣的家庭模式。我在家排行老大,從小很多事情都自己決定,不會有人干預我太多,但前提是,想做什麼那就自己去努力,金錢方面就要自己想辦法,打工或存獎學金,然後自己為自己的行為和決定負責。當初要不要念美術班自己決定,不念高中選擇五專有自己的理由自己的想法,那就自己決定,選擇補習拼插大,補習費自己存自己努力,我喜歡這樣自己的人生劇本自己寫,別人可以給我意見,但不能替我做主。要不要交男朋友,要選擇哪個對象也自己決定。所以我很清楚,怎樣的家庭環境是不適合我的。

 

有個專有名詞叫「馬太效應」,描述這是個贏家的世界,在自然界也能觀察到,大家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但很少人知道第二高峰是什麼峰,然而第一和第二高峰高度只有百分之三的差距,這是其中一個例子。以財富累積方面來說,我相信這是個屬於菁英的世代,我事事都想追求最完美,但現在有時候會覺得,也許有些些的不完美,其實是漸漸引導我們走向更完美的路。我不太相信那些叫自己孩子都不能交男女朋友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在沒有做過太多嚐試或交往經驗下結婚後的婚姻會多順利,我不認為在愛情中跌了一跤就是愛情中的失敗者,起碼我更認清怎樣的對象才是適合我的,也更有體悟下一段感情該如何經營會比較好。

 

我就是無法接受那種太傳統太老古板的家庭,他媽的我就是那種野心很重以後想在外面打拼事業的人,在外工作一整天累得半死回到家還不能完全放鬆、還要在公公婆婆面前顧及形象,不能翹腳看電視、用手直接抓雞腿大口大口吃?我就是那種無法接受未來老公或男朋友什麼事情都要聽爸媽的,沒有自己想法或主見只一味的順從父母。父母生你養你育你很偉大沒有錯,但即便是父母也沒有權力操控你的人生、決定你的夫妻生活。妳媳婦也是人生父母養的,憑什麼夫妻生活也要給妳掌控?

 

不管是轟轟烈烈的還是平平順順的愛情,我覺得兩人之間的關係和生活情調就該由他們自己經營,當父母的就學著放手吧!不要怕自己的孩子跌倒,不要怕孩子的女朋友搶走了母子之間的愛,這些擔心只會阻礙孩子的成長,應該讓孩子學會當自己人生的主人。

 

在愛情的世界裡,我最不想碰的就是媽寶這種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rene 的頭像
    Irene

    帶著畫筆一直走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