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2219  

這天是停留在香格里拉的最後一天,透過孫師傅的介紹,我們決定將文具和經費捐贈給香格里拉縣杰素丹珍保育院,他們是我們第三個做愛心捐贈的對象。我們準備好文具,吃完午餐後便搭著孫師傅的車前往保育院。一路綿綿細雨,雨滴從窗上如珍珠般一滴滴地滑落,不一會兒我們便抵達保育院。

 

這是個像小學的建築物,當我們一走進門內,管理員便很熱情地與我們握手,這裡有很多桌椅,前方有一個舞臺,小朋友們在臺上排好隊型後唱歌以表示歡迎,唱完歌便是捐贈儀式和合照。結束後我便當起小記者訪談副院長。他表示杰素丹珍保育院成立於1997年,由副院長杰素落桑次稱和他的媳婦,也是目前的院長杰素丹珍一同成立,副院長是瑞士來的華僑,普通話說不太好,因此訪談過程中由管理員益西卓瑪協助翻譯。

 

杰素落桑次稱表示他一共成立了兩間保育院,另一間在西藏,於1993年成立。他表示成立香格里拉這間保育院的原因是,當年這個地區沒有父母依靠的孩子很多,經濟狀況也較差,這些孩子來自許多的少數民族,如彝族、傈僳族、白族、納西族、藏民等,他希望能夠協助這些孩子有個溫暖的家,這些孩子也沒有錢可以上學,平常由他們的親戚養育,杰素落桑次稱希望能夠提供經費協助他們的生活並且讓他們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決定在此成立保育院,提供他們有個溫暖的家。成立保育院是他畢生重要的願望,他希望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他不分族群、宗教、年齡、性別等等地收留無父母依靠的孤兒,大多來自於偏僻地區。起先由副院長及院長兩人自己籌錢、借錢來捐助這些孩子,對他們而言負擔很大,後來他們成立了「杰素丹珍保育院基金會」,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捐錢協助孤兒們。

 

在這裡的孩子們,白天正常去上學,保育院提供經費讓他們生活和求學,放學後孩子們回到保育院,這裡就是他們的家,大家會一起煮飯吃飯,並且他們有生活行程,也有個可以念書的教室及可以運動的籃球場,保育院裡的庭院植物都是這些孩子們種的,旁邊的遊樂設施是外國人和他們一起蓋的,他們就像是個溫馨的大家庭,院長和副院長及保育院管理員就像孩子們的父母,細心照顧給予溫暖。

 

這裡的孩子最小是八歲,最大的目前就讀北京科技大學,他們可以在保育院待到出社會為止,並且保育院會協助他們找工作。

 

這裡的孩子每到冬天都不敢往外跑,總喜歡躲在室內,因為這裡的冬天氣溫相當低,他們沒有足夠的錢可以買冬天的衣服,因此當副院長聽到團員們會捐贈一萬圓人民幣時相當高興,表示孩子們今年可以好好過冬了。

 

訪談的過程中,副院長就像是一位慈悲的老伯伯,眼神中流露著愛與溫暖,雖然語言不通,但我似乎又看見了另一種生命的面貌,我看見了慈悲的大愛、無悔的奉獻,心中洋溢著無限的感動與讚歎。

 

在回程的路上,車窗外的細雨仍靜靜地劃割著我們的視線,那保育院隨著孫師傅的車前進,越來越小,最後化成車窗上的一滴雨水,在午後的陽光下閃爍著,像是那些孩子們單純甜美的笑容。拐一個彎,保育院的影像便消失在他們的視野裡,徒留那雄偉的山巒仍橫躺在香格里拉的大地上,恬淡如詩,周圍繚繞著層層白霧,像是女人肩上的披肩,也像是我用毛筆在綿延的山巒中渲染出層層白雲,此時內心靜的像這支毛筆,一聲不響地灑下酸甜的色彩,酸的是那些孩子的不幸遭遇;甜的是那些孩子如大家庭般的溫馨氣氛,以及院長及副院長無怨付出的大愛。

 

願我們的愛心能在他們的生命中,畫下更多溫暖的色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